2011年4月24日 星期日

「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 應加入網路/草根元素

「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 應加入網路/草根元素

"教育部公佈 「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 很可惜, 白皮書當中看不見善用 「網際網路」 與 「草根力量」 的元素。

第一節就提到 「全球化」、 「NPO/NGO」、 「國際參與」; 第二節 「願景與目標」 也提到 「國際素養」、 「全球競合力」、 「全球責任感」。 我長期觀察自由軟體與自由文化運動, 看到這些詞彙非常興奮。 可惜整份白皮書從頭讀到尾, 感覺參與撰文的學者專家們, 似乎沒有人知道: 早就有許多國際合作的計畫, 具有上述所有特性, 很值得介紹給中小學師生。 畢竟, 「網際網路」 和它所串連出來的 「草根力量」 是廿一世紀社會變遷趨勢背後, 最根本、 最強大的驅動力。 如果我可以參與設計中小學國際教育活動, 一定要納入這兩個元素。 有很多事值得做, 比方說:

建立公領域書籍庫的古騰堡計畫, 從文字建檔到朗頌有聲書到樂譜抄寫, 有著適合各種語言程度及各種興趣的國際參與機會;
英語聽力強的學生可以聽 TED 的 18 分鐘演講, 然後到一個 wiki 上貼中文摘要;
英文 (甚至是其他語言) 讀寫程度好的學生, 可以參與 (各種語言的) 維百科條文改進、 全球之聲 (GVO) 部落格文章翻譯、 wikisummaries 讀書摘要分享、 ...;
電腦課堂的學生可以使用自由軟體, 然後回報臭蟲;
小朋友可以上傳圖片到 OpenClipArt、 上傳聲音檔 (例如臺灣的鳥叫聲) 到 FreeSounds, 並與國際網友交流;
...
這些計畫都不是 「為了國際化而國際化」。 每一個計畫都契合白皮書當中 「融入課程」、 (雙方向的、 多面的) 「弱勢關懷」 等等重點。 其中許多計畫的素材本身, 就提供了歷史/地理/民主/倫理/科學等等各種學科與面向的多元視野。 成本很低; 偏鄉的師生一樣可以用有限的資源參與。 此外, 參與這些計畫, 如果貢獻夠多, 也有助於提升參與者 (師/生/校) 乃至臺灣的能見度。

鼓勵學生透過網路參與這些計畫, 再從其中找出表現優異的學生送到國外交流, 甚至爭取某些計畫的年會在臺灣舉辦, 這樣的效果將遠勝過目前 「少數人參與」 的國際教育旅行進行方式。 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 也許比較不容易看到量化的效果, 但卻比目前 「少數人參與」 的方式更能夠深耕, 培養出整體未來公民的國際參與視野與文化。 聯合筆記/教育不能只放煙火 關於避免菁英化的提醒, 值得教育部參考。

國際教育不是我的本科專長; 但國科會推動自由軟體的失敗, 我很清楚原因。 當初國科會的自由軟體計畫, 因為限定採用 「教堂式」 的 CMMI, 強調重起爐灶, 導致國科會所補助的計畫無法與既有的許多 「市集式」 自由軟體國際計畫接軌。 又因為只重開發 (在資訊相關科系) 輕忽應用 (融入非資訊科系), 以致自由軟體無法在大學生根。 自由軟體的興起, 靠的就是 「網際網路」 和它所串連出來的 「草根力量」; 國科會的自由軟體計畫, 卻完全忽視甚至切斷了這兩個強大的力量泉源, 難怪會發育不良。 如果教育部的國際教育推動, 不能從失敗的國科會自由軟體計畫得到一些教訓, 那麼前景恐怕更令人擔憂。

呼籲教育部的長官們在推動國際計畫時, 應該邀請長期參與這些國際 NPO/NGO 的先進們提供意見。 特別呼籲教育部不要畏懼那些 "極度投入 「網際網路」 與 「草根力量」 的阿宅們" 的意見。 例如長期投入 OpenCourseWare 的宅神朱學恆。 雖然 OCW 的內容可能較不適於中小學生, 但宅神 (或其他類似人物) 的經驗/前衛性/網路視野/搜尋能力, 應該很可以與既有的學院派委員互補, 並協助發掘其他類似計畫和搜尋到長期參這些計畫的臺灣人。 重點不是要將阿宅們的建議照單全收, 而是要幫助學術界的委員們拉扯擴大思考的範圍。 就像 愛娃之於納美人, 或像是大地之母的神經系統之於 蓋婭人 一樣, 對於廿一世紀的地球人而言, 「網際網路」 與 「草根力量」 是我們融入世界、 與世界對話的力量泉源。"


-------

好文章

記得一兩年前看到報導講說英國將資訊教育列入中學教育的學習重點(來源待確認)

我認為資訊對國小國中生就開始可以是一個很強大的資訊工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